電影簡介

《油麻菜籽》全新數位修復版 穿越40年重映
獻給 辛苦的台灣母親與女兒

今年母親節,將有不一樣的選擇與媽媽共度!

曾經感動無數女性同胞,被譽為台灣新電影時期最賺人熱淚作品的經典國片《油麻菜籽》,定於母親節前夕以嶄新的數位修復版再與國人見面。這是繼黑幫神片《少年吔,安啦!》後,由國家影視聽中心修復,第二部再登院線大銀幕上映作品,也是經典國片數位修復重映推手褚明仁,繼《少年吔,安啦!》《悲情城市》掀起話題熱議與票房新紀錄後,第三部推出的滿滿時代情懷與土地情感的「經典國民電影」。

改編自廖輝英獲時報文學獎首獎作品,由萬仁執導,蘇明明、陳秋燕、柯一正主演的《油麻菜籽》,於1983年底全台上映之時,創下極佳的票房與口碑。飾演母親的陳秋燕,榮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;廖輝英、侯孝賢兩人更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。隔年進軍香港,成為當時少數在香江賣座能突破百萬港幣的國片,並獲選香港電影金像獎「年度十大華語片」,堪稱台灣新電影最平易近人的作品之一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《油麻菜籽》數位重映的版本,是原始台語配音版。原來當年為了符合金馬獎「獎勵優良國語影片實施要點」報名規定,《油麻菜籽》不得不重新配成國語。如今由國影中心將40年前保存至今的原始台語配音版本,洗清塵埃、恢復原聲後,終於讓新世代的影迷得以有機會,欣賞到原汁原味台語發音的《油麻菜籽》。

全新數位修復版《油麻菜籽》的新款海報,褚明仁再度力邀曾為《少年吔,安啦!》《悲情城市》設計數位重映海報,合作默契十足的知名海報設計師陳世川發揮創意,再為經典電影賦予新猷。新款海報的遠方就是萬仁導演將小說視覺化的第一步,當年在金山海邊搭建,一棟遺世獨立又充滿詩意的日式小屋,前景則是柯一正、陳秋燕和飾演他們一對子女的不同年齡階段演員合影:包括當時23歲的蘇明明、17歲的張世、9歲的顏正國、7歲的珮珮和才5歲的李淑楨等童星。

相較於當年所拍的這張原始劇照,陳世川讓原本在海風吹襲下枯黃一片的草地與遠山,增添了幾許綠意,灰濛濛的天際則轉為青空白雲,讓這一家人原本蒼涼無奈的合影,多了代表希望的生機,而這正是電影問世40年後,我們看到一代又一代的台灣新女性,掌握自己命運,昂揚走出的無限新意。

《油麻菜籽》劇情透過以母女為主軸的家庭故事,反映台灣從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,女性地位在傳統重男輕女觀念下,如何掙出一片天的變遷。飾演母親的陳秋燕,將傳統社會將女人視為「油麻菜籽命,落到那裏,就長到那裏」的委屈認命,刻劃得淋漓盡致;對照於飾演女兒的蘇明明所代表的戰後嬰兒潮一代新女性,則是由茫然順從到不甘屈服,終因為能獨立主自掌握經濟,得以突破命運擺佈,告別舊時代束縛,走出新的人生路。

由於當時適逢台灣經濟起飛,女性主義正要在台灣萌芽,因緣際會在新舊社會交替的浪尖上,《油麻菜籽》的原著小說、電影,和當時由25歲的李宗盛詞曲、26歲的蔡琴主唱的同名主題曲,都引起廣大共鳴,感動無數女性觀眾。

褚明仁表示:「一部好電影所修復的,不只是電影,而是時代的靈魂!」像《油麻菜籽》運用如此豐厚的素材,寫實反映出台灣社會在經濟轉型下女性地位變遷,與女性如何面對傳統和現代衝突,無論在文學、戲劇和音樂角度,都是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「國民集體記憶」,值得現今的新舊影迷們,重新感受從過去到現在,兩性社會地位的轉變中,台灣的母親們是如何一路走來?

尤其隨著《油麻菜籽》片中主角家庭的數度搬遷,更真實記錄了台灣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與城市風貌,包括台北市中華商場旁未拆遷前的大片違建聚落、1980年代初台北東區剛要發展時的景況等,如今隨著許多取景地建物都已不復存在,更凸顯電影為時代留下見證的珍貴意義。讓走過從前的人,重溫歲月鄉愁情懷,新一代的主人翁們,認識斯土斯民的過去,才能凝結群體意識,珍惜認同這塊土地。

全新數位修復版《油麻菜籽》定於5月12日母親節前夕全台上映,這部賺人熱淚,感動千千萬萬台灣母親與女兒的電影,將提前於4月推出口碑特映場,歡迎學校老師、同學等團體踴躍報名欣賞。報名專線:02-2361-0873或洽海鵬影業臉書。

Next

劇情大綱

女人是油麻菜籽命,落在哪裡,就長到哪裡。

曾經,台灣人以「油麻菜籽」比喻女人的命運,像油麻菜籽般隨風飄散,只能認命地落到哪,裡長到哪裡…。

醫生伯的千金秀琴(陳秋燕 飾)嫁給李世俊(柯一正 飾)後,卻落得終日操持家務的糟糠妻。丈夫在外花天酒地,回家對她暴力相向,連她的嫁妝也拿去賣錢揮霍,秀琴只能逆來順受,怨嘆嫁不對人。

在重男輕女傳統觀念下,兒子阿雄從小受到嬌寵,女兒阿惠則不得疼愛。一次,丈夫沾惹別人妻子的醜事敗露,秀琴只好變賣家當平息糾紛,舉家避走他鄉台北,另謀生路。自此,夫妻的家庭地位顛倒,犯錯的丈夫只能低頭唯諾。

秀琴雖成了家庭的主宰,卻同樣踏入重男輕女的循環,兒女長大後,非但縱容遊手好閒的兒子,還對懂事上進,扛起一家經濟重擔的女兒阿惠百般情緒勒索,甚至要干涉她的終身大事…。

但這一次,阿惠不想再接受油麻菜籽般的命運安排…。

Next

原著介紹

『查某囡仔是油蔴菜籽命,嫁到歹尪,一世人未出脫。』

電影《油麻菜籽》原作是小說家廖輝英根據自身成長經歷所寫的半自傳式同名小說。這是廖輝英第一部作品,也是她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。初試啼聲就震驚文壇,一舉成名,榮獲「時報文學獎」短篇小說首獎,並與侯孝賢共同拿下第21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。她說:「《油麻菜籽》扭轉了我的職業命運,我的人生也是因為《油麻菜籽》而改變。」

廖輝英說:「很多人都以為《油麻菜籽》是一個很簡單的母女愛恨糾葛的故事,跟一個家庭的興衰起落,各個角色之間情感和家庭的問題。事實上,小說獎的不少決審委員都指出,《油麻菜籽》是台灣小說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斷代史,它寫出了時代的特色,不管經濟、社會、政治、生活,透過描寫一個家庭呈現斷代史的魄力跟格局,紀錄了那個時代台灣轉型最重要的一個時期。」

小說《油麻菜籽》勘堪稱是台灣婦女命運的縮影,書中對傳統婦女「油蔴菜籽命,落到哪裡,就長到哪裡。」的認命觀念,深刻反映台灣三十年來女性地位之變遷。更被譽為「一筆寫盡台灣婦女三十年悲苦生活」,開啟了廖輝英小說對女性自覺的探索,娓娓道出在傳統與現代夾縫中求生的女性心聲。這本台灣經典女性小說自問世以來,即被許多大學中文系列為教材,國立編譯館和台灣筆會譯介到世界文壇,並獲美國康乃爾大學編入《當代華文女性小說選》。

廖輝英回憶,當初在參與改編成電影的過程中,有些她成長中最悲慘的事情她都沒有跟萬仁導演透露,也覺得電影不用拍得那麼悲慘,大家後來看電影時笑淚交織,都是萬仁導演的功力。「有人怪罪新電影都用長鏡頭,只顧藝術不管市場,萬仁導演是其中的異數。他在買了電影版權後,跟我講到他所設計的外公躺在理髮廳椅子死去那個鏡頭,我印象很深刻,可見他一直在儲存具象視覺化的過程。」

「我寫的平面小說其實沒什麼歡笑可言,但變成立體的電影時,所有我們小時候經歷過的事情都用笑點點出來,電影中父母相處雖然悲慘又激烈,但父親的許多幼稚行為都讓人覺得好笑,這就是萬仁導演最厲害的地方,雖然用不同形式表達,但完全抓住原著精神,沒有偏離一點點。萬仁導演的作品讓你笑中有淚、淚中有笑,他有注意到市場、出錢的人會不會回本、電影會不會好看,他不是一個只顧他自己要展現藝術想法的導演。」廖輝英補充說。

廖輝英1948年出生於台中神岡,台大學中文系畢業。從事傳播工作十餘年,任職廣告公司企劃主管、創辦社區報「高雄一週」、主編「婦女世界」雜誌。被譽為首位為傳統女性發聲的小說家,作品篇篇與時代脈搏息息相關,擊中社會要害。除膾炙人口的小說創作外,還在媒體闡述兩性、親子觀念,中肯而觀念清晰,理中有情,是深獲各界信賴的「廖老師」。

曾獲《聯合報》、《中國時報》小說獎、吳三連文學獎、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。多部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,包括:《油麻菜籽》《不歸路》《今夜微雨》《卸妝》《歲月的眼睛》《輾轉紅蓮》《負君千行淚》等。

Next

導演簡介

《油麻菜籽》導演萬仁,是台灣新電影最重要的導演之一,1950年生於台北市,東吳大學畢業後,負笈美國就讀加州哥倫比亞影藝學院電影製作系期間,即以實驗電影《晨夢》獲當時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第2屆獎勵優良影像創作金穗獎(1979)最佳16mm 短片獎,隔一年再以《迷惘》獲第4屆金穗獎優等16mm長片獎。

自美返台後,1983年與侯孝賢、曾壯祥導演三人分別執導改編自黃春明小說的三段式電影《兒子的大玩偶》,其中由萬仁執導的《蘋果的滋味》一段,從大膽挑戰當時保守氛圍的內容,到戲外喧騰一時的「削蘋果事件」,都展現出他踏入影壇初生之犢的衝撞勇氣。

《蘋果的滋味》因片中呈現違章建築等貧窮落後畫面,被中華民國影評人協會指為有害國際形象,以黑函發給國民黨文工會,投資該片的黨營中影公司遂在未經導演同意下擅自修剪。此事經聯合報記者楊士琪報導批露後,引起輿論嘩然,最終讓該片得以逃過大幅刪減順利上映,成為台灣新電影時期重要的「削蘋果事件」。

萬仁導演在此事件中對創作立場的堅持,不僅為台灣的影視創作自由衝撞出珍貴的空間,更讓該片成為台灣新電影奠基於寫實創作方向的代表作。自此,萬仁的作品以關注及批判台灣政治與台灣社會為特色,包括以白色恐怖受難者背景的《超級大國民》(1995),該片入圍第8屆東京影展競賽單元,獲第32屆金馬獎7項提名,時年63歲的資深演台語演員林揚以此拿下金馬影帝,《超級大國民》與《超級市民》《超級公民》3部電影,並稱為萬仁導演著名的「超級三部曲」。

《油麻菜籽》是萬仁首部劇情長片,將女性於傳統社會的困境詮釋得入木三分,感人真摯。片中隨著主角家庭的數度搬遷,記錄了台灣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與城市風貌,如今隨著許多取景地點建物都已不復存在,更凸顯了電影為時代留下見證的珍貴意義。

萬仁作品年表:
1983年《兒子的大玩偶》第三段:《蘋果的滋味》
1984年《油麻菜籽》
1985年《超級市民》
1987年《惜別海岸》
1991年《胭脂》
1995年《超級大國民》
1998年《超級公民》
2001年《傀儡天使》
2004年《風中緋櫻:霧社事件》台灣公共電視20集電視連續劇
2007年《亂世豪門》台灣公共電視20集電視連續劇
2013年《車拼》(上映前原名《跨海跳探戈》)

Next

演員簡介

柯一正(飾 李世俊)
台灣新電影靈魂人物、《油麻菜籽》初次演出就圈粉

柯一正,台灣新電影導演,1949年生於嘉義,世界新聞專科學校(現稱世新大學)電影編導科畢業。在美國加州哥倫比亞影藝學院電影製作系求學期間,與導演萬仁、李祐寧是前後期同學,因為經常客串演出萬仁的學生作品,返台後萬仁籌拍首部劇情長片《油麻菜籽》,第一個想到心目中的男主角,就是柯一正。

在《油麻菜籽》中,柯一正飾演李世俊一角,呈現一家之主沉溺女色而落魄失權的情景。片中的他風流倜儻,追求禁忌之戀,不料東窗事發,全家財產被迫變賣以平息糾紛,自此再也不是家中老大,與妻子角色權力互換,精彩表現對照當時的台灣社會光景,令人感慨、發人深省。

他在《油麻菜籽》洗練內斂的演出,令許多影迷印象深刻,就連同時期的新電影導演也大為讚嘆,之後他又受邀參與《安安》《三個女人的故事》《沙河悲歌》《總舖師》等台港近卅部電影演出,成為他導演生涯的意外插曲。

柯一正關心台灣社會動向,同時也是影視藝術界一大推手。1981年與楊德昌、宋存壽等導演參加由張艾嘉製作的臺視《十一個女人》系列劇集,執導〈快樂的單身女郎〉、〈去年夏天〉兩部作品。同年他以實驗電影《迷林》獲第4屆獎勵優良影像創作金穗獎,同屆得獎者包括蔡明亮、萬仁、麥大傑等人。隔年參與被稱為「台灣新電影揭開序幕之作」的四段式電影《光陰的故事》,由他執導第三段「跳蛙」,揉合自己對社會強烈的意識及關懷眼光,藉由電影巧妙批判臺灣當時的社會現狀,開啟臺灣新電影風潮。

此外,他更是進一步對電影形式進行挑戰,創作1997年的實驗性電影《藍月》,將劇本寫成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五本,電影放映師可以隨意排列組合播映,令其產生120種不同的橋段、氣氛與故事軸,但影片播畢仍是一部完整的電影,企圖用變化多端的影片架構象徵生命的無常,引起當時各界熱烈迴響。

陳秋燕(飾 秀琴)
眼神道盡千言萬語 、《油麻菜籽》奪金馬最佳女配角

陳秋燕,1946年生,作為台語片演員田清和陳蘭的女兒,自幼星環壟罩,九歲即以藝名「小燕」出演1956年的《雨夜花》,成功以處女作中的清新形象迷倒觀眾。她的多數作品是和父親合演,戲中兩人也是父女關係。童星出道的她,演藝資歷長達70多年,從台語片、台語劇、台灣新電影到轉型電視製作人,並在1984年以《油麻菜籽》勇奪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,她的演藝生涯就是一部台灣影視史。

《油麻菜籽》中,陳秋燕不怒而威氣場強大,光靠眼神就道盡千言萬語。她說演這個角色「不能太爆發,這個女的不是潑婦罵街那種,一定要忍,要有怨氣,要用眼睛和肢體動作出來。眼睛是靈魂之窗,要抬一個眼睛或瞪一個眼睛,眼神一定要出來。」她謙稱演出都是導演教的,萬仁導演會讓她自己去揣摩後演給他看,他再告訴她收一點或放一點。

片中陳秋燕飾演的雖是怨嘆苦命嫁不對尪,女兒長大後卻又經常對女兒情緒勒索的母親,但現實生活中,她卻像片中的女兒角色一樣,不但是個學霸,也為家庭做過不少犧牲。從小雖在台語片場拍戲,但學校功課總是名列前茅,原本初中考上北一女後,就決定息影專心唸書,無奈畢業前夕家中遭逢經濟變故,讓她毅然決定不再升學,繼續回來拍片賺錢,撐起家庭。

1963年北一女中畢業後,復出主演《賭國仇城》等台語片。1965年19歲的她,改以本名陳秋燕演出《見君一面》正式擺脫童星身分,同年在台語影展中被選入台語片十大女星。她曾演出《香蕉姑娘》等百餘部台語片,多半由父親擔任男主角並執導,然而此時台語片漸趨沒落。逐漸轉型的過程中,陳秋燕於1983年誕下一女,更在同年投入電影《油麻菜籽》拍攝,並以片中傳統女性秀琴一角在翌年獲得第21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,自此之後開始走入幕後,擔任電視劇製作人,成立「秋燕傳播」製作電視劇,創業作品為華視閩南語連續劇《相思海》。

蘇明明(飾 李文惠)
找出演員自信、《油麻菜籽》一演成代表作

蘇明明,1960年生於高雄。她自認為不是事業心很強的人,就連踏入演藝圈,也是毫無預期下誤打誤撞。原來她就讀台中青年高中戲劇科時,因學校和中影公司有簽約建教合作,由老師帶學生來台北租房一起受訓。剛到台北時同學都會相約去逛西門町,蘇明明就被曾經發掘林青霞的星探楊琦在街頭注意到…。

蘇明明回憶:「那時學校都有交代,到了台北不能隨便接觸陌生人,我就不敢接觸。但有同學膽子比較大,就站到前面跟楊琦談,同學就把老師電話給他,他就主動跟老師聯絡。那時剛好中影公司要招考演員,楊琦就主動幫我報名,也沒告訴我,也沒告訴老師。」蘇明明後來加入了中影最後一批基本訓練演員,同一期的還有劉德凱、崔浩然與胡慧中。蘇明明說:「我一直覺得冥冥中很多事該走什麼路都有安排,像我也沒有什麼家庭背景,就一個鄉下小孩來台北。」

蘇明明成為中影簽約演員不久,就以處女作《一個女工的故事》獲巴拿馬影展最佳女配角獎。然而在蘇明明的演藝生涯中,《油麻菜籽》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部,除了因此戲而與丈夫萬仁結識外,被星探看見、倉促面試而成為明星的她,一度對自己的演員身分感到懷疑,但因《油麻菜籽》的大熱賣,許多人愛上她的角色和演技,因此而讓她第一次對於演戲有了信心。

蘇明明說,拍攝《油麻菜籽》時,因為導演被前面童星的戲份磨了很久時間,她一直心想「都快殺青了怎麼還沒輪到我演?」,還以為自己要被換掉了。但她在演了《油麻菜籽》以後,才對自己作為演員很有信心,因為當時其實根本沒有看過劇本,只看了短篇小說,還得演出從高中、大學到出社會,也根本沒有時間揣摩,到了現場就演,而且只拍了短短十天,全靠著與導演和製片間的彼此信任來完成。

《油麻菜籽》的演出成功,更讓蘇明明因此跨入了電視連續劇的版圖。電視劇製作人楊佩佩因為看了她在《油麻菜籽》中的演出而找她合作,讓她在1987年起接連以《還君明珠》和《八月桂花香》,從台灣新電影氣質女演員躍身為真正家喻戶曉紅遍港台的女明星。

Next

電影音樂

“你從那些艱苦的日子走來,是怎樣莫可奈何的忍耐?”
《油麻菜籽》同名主題曲 傳唱40載

《油麻菜籽》是台灣新電影中堪稱兼顧藝術與商業的成功代表,除在台港都創下極佳票房與口碑外,由李宗盛所作詞作曲、蔡琴演唱的《油麻菜籽》同名主題曲〈油麻菜籽〉,則是這部電影所留下的另一個瑰寶。

當時25歲的李宗盛才剛首次以製作人身分,為鄭怡製作了暢銷的《小雨來的正是時候》專輯,並與鄭怡合唱了專輯中膾炙人口的對唱曲〈結束〉。導演萬仁經陳坤厚、侯孝賢介紹,認識了李宗盛,只給他看了原著小說,就讓他自己去寫歌曲與配樂。李宗盛以〈油麻菜籽〉歌曲的主旋律,製作了不同情緒、節奏的各種變奏,全片全無重複,並找了26歲的蔡琴演唱片尾主題曲。這也是當時剛踏入歌壇的李宗盛首次為電影配樂並創作主題曲。

當時25歲的李宗盛才剛首次以製作人身分,為鄭怡製作了暢銷的《小雨來的正是時候》專輯,並與鄭怡合唱了專輯中膾炙人口的對唱曲〈結束〉。導演萬仁經陳坤厚、侯孝賢介紹,認識了李宗盛,只給他看了原著小說,就讓他自己去寫歌曲與配樂。李宗盛以〈油麻菜籽〉歌曲的主旋律,製作了不同情緒、節奏的各種變奏,全片全無重複,並找了26歲的蔡琴演唱片尾主題曲。這也是當時剛踏入歌壇的李宗盛首次為電影配樂並創作主題曲。

《油麻菜籽》
詞/曲:李宗盛、編曲:陳志遠、演唱:蔡琴
你從那些艱苦的日子走來 是怎樣莫可奈何的忍耐
而從前未曾給我的愛和關懷 今天在你帶淚的笑裡找來
誰說我的命運好像那油麻菜 只是你不知將它往那裡栽
就算我的命運好像那油麻菜 但是我知道了怎樣去愛
才盼望你將我抱個滿懷 日子就已盪呀盪的來到現在
經過了那些無奈和期待 我好高興有了自己的將來

Next

預告觀賞